李青再次出发了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一次,没有什么功利心,也不是为了游玩而游玩,纯属体验大明民情。
就他一个人,身也轻松,心也轻松。
夏日炎炎,李青却是身心清爽,步履轻快……
一路向南……
看玉米地,闻稻花香,品味大明乡土人情。
没有骑马,没有乘船,李青就靠一双腿,也不刻意赶路,走走,看看,听听……
跟田间老汉地头闲聊,与半大孩子下水摸鱼,听洗衣妇人河边家长里短……体验人间百态。
李青长得好看,说话也好听,怎么看都不像坏人,且还多金,一出手就是数十铜板。
这样的李青,自然招人稀罕,无论男女老幼。
遇上不平事,李青便以温和的方式平不平,遇上悲苦人家,李青便稍微救济一下。
穷乡僻壤的地方,几两银子便能让一户人家大大喘上一口气,甚至能挽救一个家庭。
上次与唐伯虎去的都是顶级富庶之地,这次见到的却都是底层百姓的生活百态。
李青没有再看到爱美的妇人,没有再看到年轻男女追赶潮流,更没有看到中老年人遛鸟、听戏的悠闲。
有的只是妇人洗衣、做饭、带娃,有的只是男人面朝黄土背朝天……
下到十来岁大的孩子,就开始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,以为家庭减轻负担;上到耄耋老人挑水、浇菜,劈柴……
青壮作为家中的顶梁柱,就更不必多说。
越是穷的人家,女娃嫁人就越早,花一样的年纪就为人妇、为人母,没有相夫教子的浪费,有的只是操劳和艰辛。
每个人都好似上紧的发条,不断释着‘冲劲儿’,不知疲累……
汗干衣衫烂,没有盈余。
他们很苦。
可他们不觉得,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。
他们习惯了……
甚至,他们很满足这样的生活。
能吃饱饭,能让父母妻儿吃饱饭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
没有怨天尤人。
他们态度都很积极。
一颗糖果,一件粗布衣裳,一顿饺子……就能让他们开心起来。
李青心中五味杂陈。
就这,还是大明百余年的国力上升,真不敢相信,大明之前的元朝,百姓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。
当然了,这其中也有比较富庶的城镇,可大多数还是处在贫苦状态,不至于饿肚子,可也仅限于能吃上饭。
李青逐渐收敛身上的富贵之气,换上了粗布衣衫,越来越不讲究,越来越像一个穷游的道士。
经常性的付十来个铜板,在农户人家吃饭,这点钱不至于让人家改善伙食,基本农户吃什么,李青吃什么。
饭菜怎么说呢……只能说能吃。
这期间,李青发现了一个被百姓喜爱的调味品——辣椒。
无论男女老幼,都很喜欢拿辣椒做调味品,这很让他诧异。
这日,李青在一户人家吃过饭之后,又给了小孩几个铜板让他去买糖,孩子开心了,老人也开心。
李青趁机与那家中老人闲聊。
“老伯,你们这里人似乎很喜欢吃辣啊?”
李青方言不太标准,连续重复了两遍,对方才听懂。
老人露出稀疏的门牙,咧嘴一笑:“庄稼人嘛,都这样。啥高产种啥,种啥吃啥,吃多了,就腻歪了,小家伙儿嘴馋,家里又买不起,就只能吃辣了。”
李青挠挠头,搞不懂两者之间有何关联。
老人见他纳闷儿,笑着解释:“一口辣椒下去,辣的人直流口水,吃东西就爽利多了。这时间长了啊,没点辣椒还真没啥胃口,别说小孩儿,大人也一样,习惯了就改不掉喽,要说,这辣椒可是好东西嘞……”
李青呆了呆,心尖儿泛酸。
平复了下情绪,他问:“家里不缺粮食吧?”
“不缺,不缺,都能吃饱。”老人乐呵呵道,“那永乐豆子,宣德地瓜晒干了,磨成粉,别让潮了霉了,能放个一两年,只要没病没灾的,便是碰上个旱涝,咬咬牙也能挺过去。”
老人年纪大了,做不了重活,儿子、儿媳都下地了,平日就在家照看孙子,难得有个说话的,很是健谈。
“老汉年轻那会儿,跟着村东头的老李头去县衙修房子,听县老爷说,这东西以前咱大明还没有,是太宗爷命一个三宝的太监,给带回咱大明的,还有那永乐豆子,宣德地瓜,都是那太监给带回来的呢……都是好东西啊,家里有粮食,就特别踏实……”
“好东西,好东西。”李青连声附和,问,“种的是自家地吗?”
这话似是戳到了老人的伤心处,哀叹道:“不是了啊,年轻那会儿要强,想着多干点,让日子好过点,哪想……唉,一场大病就啥都没了。现在种的是周地主家的地,每年都要给人家交租子,唉,悔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