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当然,史书也会根据这些内容,来进行编撰,这才有了数年之后,脱脱将这句话编入了宋史之中。」
「是的,陈桱编撰的《通鉴续篇》在前,脱脱编撰的《宋史》在后。」
「当然,伴随着时代的推移,说不定就有一些文献遗失,但不管南宋的人如何去评价宋徽宗,那都是南宋的人评价的,与章惇都没有任何关系!」
「而且,宋徽宗在即位前,还真的很难说这人轻佻。」
「怎麽说呢,就是,宋徽宗能登上皇位,可不仅仅是政治原因。」
「而是因为赵佶本身就有能力,同时,品性也很不错,结合种种一切,赵佶这才击败了一众储君候选人,当上了皇帝。」
「而与他争夺储君之位的,分别有,楚王赵似,吴王赵佖。」
「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,虽然死了一半,但还有一半。」
「其中,赵煦成了长子,就是宋哲宗。」
「宋哲宗无后,按照顺位继承法的话,就应该轮到九子赵佖,而宋徽宗赵佶,不过是老十一,楚王赵似是老十三。」
「关键是,不管赵佖,还是赵似,都比赵佶有优势。」
「其中,赵佖最年长,而十三子赵似,与宋哲宗赵煦是一母同胞,赵似也是朱氏所生。」
「这两个人,可比赵佶有优势多了。」
「赵佶在年龄上没有优势,在生母上也没有优势。」
「在有众多继承人可选择的情况下,人家凭什麽选择一个品行不端,能力不行的人当皇帝?」
「选,肯定要选最好的,至少,在宋哲宗死的时候,朝中,多是变法的能臣,而这些能臣,最看重的,自然是继任者能力的问题。」
「能力不行,他们是不会认可的。」
「而赵佶,又是如何打败另外两个竞争者,当上皇帝的呢?」
「先说说支持者。」
「赵似背后的支持者,毫无疑问就是朱太妃,母亲支持儿子,自然无可厚非,同时,朱太妃也联盟了宰相章惇,所以,赵似背后的支持者,就是朱太妃与宰相。」
「但赵似的权重太低了,不能因为与宋哲宗是一母同胞就当皇帝。」
「向太后没有子嗣,自然就没有嫡子的说法。」
「反正,向太后是反对赵似当皇帝的,这也与宫斗有一定的关系,朱太妃已经有一个儿子当皇帝了,要是再有一个儿子当皇帝,到时候,朱太妃在后宫中的地位,肯定会超过向太后,所以,向太后是强烈反对。」
「对此,章惇等人,就退而求其次,欲要立赵佖为帝。」
「赵佖毕竟是名义上的长子。」
「可向太后又给否了,原因是因为,赵佖有眼疾,不适合当皇帝。」
「情况就很明了了。」
「赵似是朱太妃与章惇支持的,同时,章惇还支持赵佖。」
「而向太后,是支持赵佶的。」
「甚至,向太后为了赵佶能够登上皇帝位,还说了一句:先皇帝曾言,端王生得有福寿。」
「真不一定真,但不妨碍她说,反正她是太后,怎麽说都可以。」
「当然,这场争储之中,也不仅仅是太后与宰相二人的争锋。」
「在立储风波之中,曾布丶蔡卞与许将,都倒向了向太后,支持赵佶。」
「这些人倒向向太后无可厚非。」
「毕竟,这些人中,有章惇的对手,也有章惇亦敌亦友的存在,更有畏惧章惇的存在。」
「说实话,章惇估摸着自己都没想到,这跟先前的说的不一样啊?」
「眼看着那麽多人都倒向了向太后,章惇都被干沉默了。」
「最终,这场立储的风波,以向太后完全胜利而告终。」
「以上,是赵佶背后的支持者。」
「政治原因肯定有,没有政治原因,人家凭什麽立你?」
「但赵佶能够当上皇帝,可不仅仅是政治原因那麽简单。」
「这就不得不说宋徽宗赵佶在登上皇位之前的情况了。」
「赵佶,出生于1082年,宋神宗元丰五年,他的母亲陈氏,只是个宫女。」
「因为赵佶的出生,才被封了才人。」
「等到被封美人之后,宋神宗死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