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弟妹真是大清的福星啊,当然,她和五弟也是他的福星!
第二日,雍正便下旨昭告天下恒亲王福晋安清培育出小麦和水稻的良种,惊现于世,水稻良种亩产均可达四百斤,小麦良种亩产可达五百斤。
此消息一出,天下哗然。
因那日除了一众大臣外,还有不少百姓们也亲眼瞧见了,这消息早已不胫而走。
这时候哪里还有人关注什么蝗神降灾之事,朝野内外,村头巷尾,大家唯一关注的就是这良种何时能推广开来之事。
若说是旁人培育的这良种,大家可能还会存着些疑虑,但那可是农神娘娘转世的五福晋啊,哪里还有不信的道理。
于是,各地不少官员开始纷纷上折子请求良种,挤破头想进到那第一批试种的名单中,这样当地的百姓也能尽早受益,他们的官员考核也更加好看。
雍正办事效率向来很高,和几位忠诚商议一番后,当即便在南方和北方各划出了十个个试验点进行试种。
安清庄子这边水稻收成后,便开始安排选种事宜了,同时她和弘昂还将各种种植注意事项汇总成册,由雍正安排人分抄,届时会和粮种一起送往各试验点。
春去秋来,寒来暑往,四季流转更替。
雍正看着桌案前各地传来的报喜奏折,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。
继去年蝗灾发生后,如今已过去一年多了,这会百姓们已经都收了两季的粮食了,蝗灾也并未再次来袭,大家终于放下了心来,确定不会发生连年蝗灾的情况。
去年划定出的杂交小麦的试验点,上个月大丰收,亩产都在五百斤以上,现下水稻也收成了,亩产竟也有四百五十斤,来年便可大范围进行推广了。
不用饿肚子是百姓们自古最朴实也是最大的愿望,如今他们看到了希望。
于是,各地百姓欣喜若狂,纷纷上街游行喝彩,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欢呼雀跃。
雍正看着手中的信件,眼底不由闪过一丝欣喜,“十三弟,你来看看这个。”
十三阿哥从雍正手中接过一张很大的纸张,展开一看,“请愿书?”
雍正笑着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是李卫递上来的,说是海宁百姓们自发上的万民书,想为五弟妹请封。”
海宁归属浙江管辖,也是去年蝗灾发生的重灾区,当时安清他们在此地待的时间最长,几乎整日里都和当地百姓们一起奔走在田间治蝗。
今日他们上这万民书请愿,也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安清帮他们度过了难关,挽救了他们家人的性命,毕竟,能在那般严重的蝗灾下保下一家老小的情况,真真是史无前例了。
十三阿哥愣了下,立马猜到了雍正的用意,“皇兄,您是想给五嫂封爵?”
雍正轻‘嗯’了声。
自打去年安清献上良种后,那赏赐便流水一般的从宫里送往恒亲王府,不仅有金银珠宝,还有各处的庄子田地,但雍正还是仍然觉得不够。
但他便一直苦于不知要如何嘉奖她,可如今李卫送来的这请愿书却突然点醒了她,既然封官不成,那便封爵吧。
一个和硕亲王的爵位,以五弟妹之功劳,绰绰有余!
第155章五福晋155
既然决定要给安清封爵,是否有违祖制这点雍正根本不在乎,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怎么达成这一目的。
“朕写信给李卫,让他把这事办一下吧。”
既然海宁这一地的百姓能送来万民书,那旁的地方自是也能,苏浙皖这么多地方,还有黑龙江和盛京那边,这些安清待过且出了显著成绩的地方,都可以操作一下。
十三阿哥轻点了点头,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。
以他五嫂这些年在民间的声望,如今又献出了这般高产的良种,届时只要民意所向,朝廷上那些官员想必也说不出什么来,顶多是吵上一吵‘有违祖制’之类的废话。
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不足为惧。